返回

重生汉东赵瑞龙,开局放弃美食城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5章 限购限售!赵瑞龙你真是个天才!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在墙上的汉东全省地图。

    “至于限购……”

    “咱们汉东省不同的城市,房价涨幅不同、房地产市场情况也不同,所以限购政策最好也要因地制宜、因城施策。”

    “比如涨幅很快、价格很高的京州吕州,就严厉一点,比如本地户口仅限购买一套、外地户口还要先缴满半年甚至一年社保。”

    “反之,就不限制购买套数,也不要求社保,但为了遏制投机炒房,也提高首付比例、房贷利率,购买多套房的,比例和利率陆续更高。”

    “总而言之,调控咱们肯定是要调控的,但具体调控的手段,可以相对灵活一点,核心原则始终不变,坚持房住不炒,坚决遏制投机炒房!”

    赵立春听完后,忍不住竖起大拇指。

    “你这思路和想法真不错!”

    “只要能把投机炒房的遏制住,房价就不可能还暴涨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炒房不再利润高、风险小,那些有钱人也只能把钱拿去投资、消费或存银行。”

    “最关键的是,炒房没有了高额回报,大量的企业和老板,也不会只想炒房赚钱,而不想好好生产经营。”

    “再加上房价不再暴涨,甚至有所回落,也能让更多外地人,更安心在汉东投资和工作,最后买房长期生活下去。”

    赵瑞龙笑道:“你还忽略了一点,咱们把调控目标,瞄准投机炒房的,也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,少一些反对的声音。”

    “哪怕是那些搞房地产的,他们辛辛苦苦的开公司、买地皮、盖房子,当然也不想做一锤子买卖,而是想细水长流多赚钱。”

    “投机炒房的人,把房子很快炒得很高,让很多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,这对那些有点长远追求的房产企业来说,也是很不利的。”

    赵立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没错,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,稍微有点脑子的人,还是能想明白的。”

    “就算有人想不太明白,那也无所谓,咱们这么做也是为了汉东长远着想,谁敢反对?”

    赵瑞龙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“你是汉东一把手,就算有人有意见,也不敢反对啊!”

    说这话的时候,赵瑞龙不禁突然想起原剧中,沙瑞金说过的一番话。

    在他去林城视察的时候,与李达康边走边聊。

    他就亲口说过,权力不受监督很危险。

    他说从县委书纪到市委书纪,干了很多年。

    基本上是事情干一件成一件。

    他要不想干的事情,别人也干不成。

    下面有没有人反对他呢?

    有,但也很少,除非不要乌纱帽。

    因为同级的纪检单位,都监督不了他!

    沙瑞金的这一番话,便是权力等同于权威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况且赵立春现在不仅仅是汉东一把手,掌握着汉东最高最大的权力。

    汉东还是经总务院批准的,高质量经济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试点省。

    这无疑相当于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!

    搁在古代,不就是先斩后奏、皇权特许吗?

    当然。

    赵立春并不是一个独断专横之人。

    他也并不是听风就是雨,想到一出是一出。

    哪怕知道调控房地产势在必行,也有利于长远,他也没有急于行动。

    正如他当初,要在汉东省搞农业税改革试点之前,就几乎跑遍了汉东每一个乡镇,做足了充分的调查工作。

    所以这次,他也一样。

    本着没有调查,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。

    他先给秘书打了个电话,安排调研考察工作。

    然后又找出不少资料,跟赵瑞龙一起分析研究。

    心里有了大致的调控方案后,打算再调研考察一番,再召开班子会议讨论。

    讨论通过后,再亲自去燕京向沈总当面请示,从做到‘敢为天下先但做事够周全’。

    至于赵瑞龙……

    等讨论聊完后回到房间。

    发现陆亦可并没有回家,正拿着日记本品读。

    那个日记本,赵瑞龙当然不是写日记用的。

    正经人谁写日记?

    是平日回想到另一个世界,有什么好听的歌曲、好看的电影、畅销的汽车、挣钱的生意等等,为了避免忘记,就会赶紧记下来避免事后忘掉。

    平时这个日记本,赵瑞龙要么随身携带,要么出差时放在背包里。

    然而今晚……

    留宿自己卧室的陆亦可,显然是帮忙收拾行李的时候,发现了这本日记。

    五花八门、天马行空、奇思妙想般的各种有趣内容,自然让她看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以至于赵瑞龙关上房门,走到了她身边,她还在认真品读几部高票房电影的剧情梗概。

    她是完全当小故事在看,完全不知道,这是赵瑞龙准备投资‘翻拍’的电影。

第215章 限购限售!赵瑞龙你真是个天才!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